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南京中达制膜股份有限公司(筹)股票发行工作的通知

时间:2024-06-16 08:04:02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235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南京中达制膜股份有限公司(筹)股票发行工作的通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南京中达制膜股份有限公司(筹)股票发行工作的通知

1997年5月28日  证监发字[1997]285号

 

上海证券交易所:

  南京中达制膜股份有限公司(筹)采用“上网定价”方式发行股票的发行方案

已经我会证监发字[1997]284号文批准,请你所按照我会证监发字[1996] 169和423

号文的有关要求,组织好此次股票发行工作。本次发行要先验资后配号,对申购资

金到位情况要认真查实,凡资金不实的申购一律视为无效申购。申购冻结资金的利

息,按企业存款利率计息(3天)部分归发行公司所有, 其余部分存入交易所设置

的专户。发行申购后1个工作日内,请你所将发行情况反馈表传真至我会发行部;7

个工作日内,请将发行申购、冻结资金和认购中签明细的磁盘报至我会。未按时上

报发行有关资料的发行公司不予安排上市。



娄底市城区临街房屋改造规定

湖南省娄底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娄底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娄底市城区临街房屋改造规定》的通知

娄政办发〔2003〕3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局委、各直属机构:

《娄底市城区临街房屋改造规定》已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三年九月四日



娄底市城区临街房屋改造规定



第一条 为美化娄底城市市容,规范城区临街房屋改扩建秩序,遏制市区临街房屋擅自改建、扩建等违法建设现象,现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 严禁任何单位、个人或其他组织未到市规划、国土、建设等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有关手续,而擅自对街道两侧临街建筑进行房屋改造。

第三条 临街房屋改造包括:

(一)改变原有房屋用地性质,将住宅(含底层煤房、车库等)、办公用房、生产用房等非商业用地的房屋改、扩建成商业门面的;

(二)房屋扩建超过原有用地范围且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的;

(三)在原有建筑上加层或扩大建筑规模的(包括将临街走廊改建成商业门面的);

(四)改变临街立面或有较大结构调整的房屋装修;

(五)将临时建筑改为永久性建筑,或改变土地使用性质将临时棚点改造成商业门面的;

(六)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

第四条 临街建筑确需改造且符合房屋改造条件的,持有效证照和相关文件,经规划、国土、建设等有关部门办理手续后,方可动工改造。

第五条 临街建筑改造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

(二)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三)符合娄底市城市规划的要求;

(四)符合公众利益不受损害的要求;

(五)符合房屋结构安全的要求;

(六)符合市容市貌的要求。

第六条 临街建筑存在下列情况,不得进行改造:

(一)房屋已存在安全隐患、结构不允许或房屋改造后对原有建筑产生安全隐患的;

(二)改、扩建房屋垂直投影(包括踏步、台阶,挑廊、广告、招牌、房屋装饰等)占用道路红线或占用公共绿地、公共设施用地的;

(三)没有取得合法土地使用权的;

(四)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的;

(五)房屋改造设计有碍市容市貌的。

第七条 房屋原地改造但改变了原有土地使用性质和改变原批准用途的(如将原有行政划拨土地改为商业用地等),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福利房须持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原件和相关立项改造文件,私有房屋须持个人土地使用权证、房屋产权证原件和相关文件,到市规划局办理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等有关手续;

(二)持原取得土地使用权的相关文件到市国土资源局办理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的有关变更手续;

(三)持房屋改造设计文件到市规划局按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报建有关手续;

(四)按建设规模大小,凭市规划局《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副本等有关资料到市建设局办理施工许可证等有关手续;

(五)竣工验收后,凭市规划、国土、建设等部门有关许可证和相关资料,到市房地产管理局办理房屋产权变更手续。

第八条 临街房屋扩建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房屋加层或底层降低标高,必须取得有相应资质的建筑设计院有关建筑结构允许的证明,才能办理规划建设等报建手续;

(二)房屋改、扩建且改变原有土地使用性质,先办理土地使用性质改变审批手续后,再办理建设工程报建手续;

(三)房屋改扩建未改变原有土地使用性质,且未超过原批准用地面积的,只需办理建设工程报建手续。

第九条 临街房屋外立面装修按建设工程报建程序办理。

第十条 临时建筑改为永久性建筑或改为商业建筑,须先办理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的有关审批手续后,才能办理建设工程报建审批手续。

第十一条 临街房屋改造凡未办理规划、国土、建设报建审批手续的,按违法建设工程处理。有关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二条 本规定自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由娄底市规划局负责解释。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湖南省气象管理办法》的决定

湖南省人民政府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湖南省气象管理办法》的决定
湖南省人民政府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湖南省气象管理办法》的决定,已经1997年11月3日省人民政府第17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省人民政府决定对《湖南省气象管理办法》作如下修改:
第二十二条修改为:“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第三款规定,播发、刊登过时的气象预报的,由气象主管机构责令其停止播发、刊登;对直接责任人员和主管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本决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湖南省气象管理办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的修正,重新发布。


(1995年7月2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布,根据1997年12月30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湖南省气象管理办法〉的决定》修正)


第一条 为了加强气象工作管理,使气象工作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气象探测、预报、服务和气象灾害防御、气候资源利用等活动,均须遵守《条例》和本办法。
第三条 省、地、州、市、县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管理工作。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气象工作的领导,完善上级气象主管机构与本级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以上级气象主管机构为主的管理体制,支持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气象机构的工作、生活条件,促进气象事业的发展。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主要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地方气象事业项目所需基本建设投资和有关事业经费,分别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
第五条 气象台站的探测场地、仪器、标志、设施以及气象通信的电路、信道、设施受法律保护,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损毁和擅自移动。
发现前款规定禁止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制止,并向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或者其他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第六条 气象台站的站址及其设施应当长期保持稳定。因工程建设、城市规划的需要,必须迁移一般气象台站或者其设施的,建设单位必须事先征求当地气象主管机构的意见,提前1年报经省气象主管机构批准;确需迁移国家基准气候站、基本气象站的,建设单位必须事先征求当地气
象主管机构的意见,经省气象主管机构审核后,提前两年报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批准。迁移并重建气象台站或者其设施的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七条 在国家规定的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禁止兴建对气象观测记录有不利影响和对仪器设备可能造成污染损害的工程项目。
对已列入城市规划,但又可能对气象探测环境造成影响的拟建工程建设项目,应当予以调整,避开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区。因特殊情况,确需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区进行工程项目建设的,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事先征得气象主管机构同意,并采取相应措施,保护探测环境。
第八条 本省境内的天气预报、各种专业气象预报、气候预测等气象预报和对国计民生有严重危害的台风、寒潮、大风、暴雨(雪)、冰雹等灾害性天气警报,由省气象主管机构管辖的气象台站按照各自负责的范围制作和发布,其他组织和个人均不得向社会公开发布。因特殊需要,确
需向社会公开发布的,应当经气象主管机构同意或者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九条 天气预报按照时效分为短时、短期、中期和长期天气预报。
短时、短期天气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由当地气象台站直接向社会公开发布或者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宣传媒介登播。中期、长期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只供各级政府及农业、水利等有关部门参考。
第十条 非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可以向本部门发布专业天气预报。
有关单位、学术团体和个人研究气象预报得出的结论和意见,不得自行向社会公开发布。
第十一条 各级气象台站应当及时、准确地制作和发布天气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向社会提供天气形势、天气实况等气象信息;有条件的气象台还应当提供气象卫星云图动态显示;对可能影响当地的灾害性天气,应当及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可能影响其他地区的灾害性
天气,应当及时通报相关地区的气象台站。
第十二条 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提供和保护气象专用频率。
各级邮电部门应当与同级气象机构密切合作,为气象台站提供良好的气象通信条件,确保气象通信畅通和气象信息的迅速、准确传递。
第十三条 鼓励电台、电视台、报刊、电话、无线电寻呼台等传播媒体向社会播发或者刊登气象预报。
凡播发或者刊登气象预报的单位,须经同级气象主管机构审查同意。未经审查同意的,不得播发、刊登气象预报。
播发、刊登气象预报的单位,必须使用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辖的气象台站直接传递的适时气象预报。任何单位不得播发、刊登过时的气象预报。
第十四条 电台、电视台以及其他广播单位,应当保证气象预报节目的定时播发。气象预报节目中需要插播广告的,不得影响气象预报效果。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旱灾情况和实际需要建立人工降雨指挥网络,有计划地开展以人工增雨为主的人工影响局部天气的科学试验和作业,具体工作由本级气象主管机构负责。
第十六条 气象主管机构所辖气象台站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特别是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以及各行各业的需要,建立城市、农村气象警报网。提供准确、及时、优质的气象服务。
第十七条 气象主管机构所辖气象台站应当加强为各级领导决策、指挥工农业生产、组织防灾抗灾和为军事、国防科学试验及其他特殊任务提供的气象公益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通用性天气预报、警报。
气象公益服务为无偿服务,不得收费。
第十八条 气象机构根据企业、事业单位或者个人的需要,可以有偿提供下列专业气象服务:
(一)专业气象预报、情报;
(二)应用气候分析和气候资料加工;
(三)工程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四)气象保障和现场大气测试;
(五)对非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气象观测原始数据的技术鉴定和审核;
(六)其他气象科技服务。
第十九条 专业气象有偿服务,供需双方应当依法签订合同。提供专业气象服务方收取有偿服务费用,必须按照省物价、财政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执行。
第二十条 对以赢利为目的、经批准利用自动答询电话和无线寻呼台播发气象预报的,为其提供气象预报的气象台站可以按照省物价、财政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收取有偿使用费。
第二十一条 在气象台站探测场地国家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区内兴建工程项目、建筑物破坏气象探测环境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城市规划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第三款规定,播发、刊登过时的气象预报的,由气象主管机构责令其停止播发、刊登;对直接责任人员和主管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97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