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大连市促进科技中介服务发展条例

时间:2024-07-04 03:41:24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010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大连市促进科技中介服务发展条例

辽宁省大连市人大常委会


大连市促进科技中介服务发展条例



大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二号)

《大连市促进科技中介服务发展条例》业经2006年7月21日大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2006年9月28日辽宁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大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6年10月16日


大连市促进科技中介服务发展条例

(2006年7月21日大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2006年9月28日辽宁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批准)

第一条 为促进科技中介服务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有关法律,结合大连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科技中介服务,是指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直接相关的交易、经纪、咨询、评估、代理以及科技企业孵化、创业服务等活动。
在大连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科技中介服务的单位和个人,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大连市对科技中介服务实行积极扶持、加强引导、放开搞活、完善服务的原则。
第四条 市及区(市)、县科技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发展科技中介服务的统筹、协调、指导和服务工作。
工商行政、民政、税务、财政、中小企业管理等部门和农业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与科技中介服务发展有关的工作。
第五条 鼓励、支持单位和个人成立或者引进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鼓励、支持单位和个人依法以自有知识产权、专有技术入股或者共同出资,成立股份制或者合伙制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第六条 高等院校、非企业性质科研机构应当鼓励教职人员和科技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前提下,从事科技中介服务活动。
第七条 从事科技中介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应当进行执业登记,并到市科技行政部门备案。
第八条 从事科技中介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按照公平竞争、平等自愿、互利有偿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开展业务,不得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第九条 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条件,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咨询、科技信息服务等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按照规定享受非营利科研机构的优惠政策。
第十条 市及区(市)、县人民政府每年从同级财政的应用技术与研发资金中安排不低于15%的资金,作为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专项资金,用于促进创新孵化、成果推广、科技评估等科技中介服务活动。专项资金的使用办法,由市科技行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制定。
第十一条 从事科技中介服务的单位和个人,符合条件的,可以按照规定申请大连市民营和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
第十二条 对难以取得相应经济回报的、以服务为宗旨的科技中介服务单位,可以按照非营利机构运行和管理。
第十三条 对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自认定之日起,按照国家规定免征营业税、所得税、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本条例所称孵化器,是指为培育初创阶段中小企业的成长,减少创业者风险而提供场地、仪器设备、资金、信息等服务的专门机构。
第十四条 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应当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并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
孵化重大高新技术项目的民办科技企业孵化器,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应当享受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优惠政策。
第十五条 科技企业孵化器可以与被孵企业建立明晰的产权关系,孵化器通过服务等可以占孵化企业一定比例的股份。
第十六条 科技中介服务收费实行在国家价格政策调控、引导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制度。
第十七条 科技中介服务费的支付,可以一次或者分期摊入成本,其中属于事业单位的可以在事业费支出中列支。
第十八条 企业事业单位承接、引进和应用科技成果后,可以按照有关规定提取酬金,奖励为促进该项成果转化做出成绩的人员。
第十九条 科技中介服务实行行业自律管理。
从事科技中介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可以按照行业或者经营方式、经营环节、服务功能等组建科技中介服务类行业协会。
第二十条 科技中介服务类行业协会行使下列职能:
(一)进行与本行业相关的调查、分析,收集、发布有关信息;
(二)制定行业规范、服务标准、从业人员守则,并组织实施;
(三)建立行业信誉档案,定期公布信誉情况;
(四)就政府与行业利益相关的决策进行论证,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组织开展业内人员培训、同业交流、跨行业协作、市场开拓、国际合作等活动;
(六)监督会员开展业务情况,制止、纠正违反协会章程和行规行约,损害行业利益和会员利益的行为;
(七)法律、法规规定或者政府委托的其他职能。
第二十一条 市科技行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及行业协会组织开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信誉评价,并定期公布。
第二十二条 市及区(市)、县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可以把专业性、技术性较强,适宜由科技中介机构开展的工作,委托有条件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办理。
第二十三条 在促进科技中介服务发展和科技中介服务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政府或者科技行政部门给予奖励。
第二十四条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根据市人民政府的授权,实施本条例。
第二十五条 本条例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青海省国防教育暂行条例(已废止)

青海省人大常委会


青海省国防教育暂行条例
青海省人大常委会


(1990年8月31日青海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增强公民的国防意识,促进国防建设,维护国家安全,保障经济建设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及有关法律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国防教育是对公民进行国防观念、国防知识和增强公民自觉履行“保卫祖国,抵抗侵略”神圣职责的全民性教育。
第三条 国防教育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国防建设的理论以及党和国家关于国防建设的方针政策为指导,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重点教育与普及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国防理论、国防历史、国防战略思想、国防法规制度及其他国防知识;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第五条 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凡本省境内的国家机关、武装力量、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学校、街道、农村、牧区和公民,均适用本条例。
第六条 接受国防教育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凡年满六周岁以上的公民均应接受国防教育。
第七条 公民应履行下列国防义务:
(一)依照法律规定服兵役和参加民兵、预备役军事训练;
(二)拥军优属;
(三)维护军人的合法权益;
(四)保护军事设施;
(五)保守军事秘密;
(六)参加支援前线的工作;
(七)负担民兵、预备役军事训练和战备值勤的误工补贴;
(八)其他国防义务。
第八条 公民履行国防义务依法享有下列权利:
(一)义务兵家属、残疾军人、志愿兵、现役军官、军队文职干部的优待;
(二)现役军人死亡的抚恤;
(三)退伍转业军人的安置;
(四)民兵的优抚;
(五)立功者的奖励;
(六)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的安置;
(七)享有从事国防科技研究或其它有益于国防建设活动的权利。
第九条 省、州(市、地)、县(市、区)政府设立国防教育委员会,统一领导和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国防教育工作。国防教育委员会由本级人民政府、人武部门及其他有关组织的负责人组成。其职责是:
(一)贯彻国家有关国防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并检查、指导,监督实施;
(二)解决本行政区域内国防教育方面的重大问题;
(三)依照本条例确定的原则,提出加强本行政区域内国防教育的规划和措施。
省国防教育委员会确定社会系统国防教育的计划和教材;会同省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学校系统的国防教育计划、课时、内容和教材。
第十条 各级国防教育委员会在同级人武部门设立办事机构。其职责是:
(一)承办和处理本地区国防教育的各项具体工作和事项;
(二)向本级国防教育委员会和上级领导部门请示汇报国防教育工作;
(三)总结和推广国防教育经验,指导下级开展国防教育工作。
第十一条 国防教育分为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两个系统,按重点教育和普及教育两个层次进行。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民兵、预备役人员,接受重点教育;其他公民接受普及教育。
第十二条 各类学校按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安排国防教育内容。高等学校和各类高级中等学校的学生结合军事训练接受重点教育;各类初级中等学校的学生通过政治课和体育课接受普及教育;小学学生通过常识课接受国防常识教育。
第十三条 接受普及教育的公民应掌握一般的国防知识:国防义务和权利,国防历史和地理,军事常识,防空和自救互救等知识。
接受重点教育的公民,还应学习国防理论、国防法制等方面的知识。
第十四条 社会系统的国防教育,由各级国防教育委员会统一部署,办事机构负责组织,各单位具体实施。
学校系统的国防教育,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人武部门协助,各学校具体实施。
第十五条 各级国防教育委员会和人武部门,可以根据需要举办国防教育培训班,培养基层国防教育的师资骨干。
第十六条 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宣传、教育等部门,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国防教育的宣传。
第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把国防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各级国防教育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应合理安排使用国防教育经费。
第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在国防教育中成绩显著或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或奖励;对拒不接受国防教育或不履行国防义务的,给予批评教育,或者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建议有关单位或部门给予处理。
第十九条 本条例的具体应用问题由青海省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条例自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



1990年8月31日

劳动部关于试行“关于加强企业编制定员工作的几项规定(草案)”的通知

劳动部


劳动部关于试行“关于加强企业编制定员工作的几项规定(草案)”的通知

1960年2月13日,劳动部

在今年一月间举行的全国企业编制定员工作会议上,我部曾经提出一项“关于加强企业编制定员工作的意见(草案)”请会议研究。当时到会的各企业、企业主管部门和各地劳动部门的同志,对“意见(草案)”提了若干修改和补充的意见,并且一致认为有必要将该项“意见”改写成为一个“规定”,以利推动企业的编制定员工作。根据会议讨论的意见,现在我部已经拟订出一个“关于加强企业编制定员工作的几项规定(草案)”先印送各地区、各部门试行。过去几年特别是去年的经验证明,做好编制定员工作,对于改进企业的管理,推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改善企业的劳动组织,促使企业合理地节约地使用劳动力,解决生产大跃进而劳动力不足的矛盾,实现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高速度地发展生产,都具有重大的作用。因此,希望各地劳动部门和各企业主管部门能够重视这个“规定(草案)”的试行工作,在今年内着重抓一下编制定员工作,求得打下健全的基础。试行的情况和对这个“规定(草案)”的意见,请于今年八月底以前告诉我们,以便修改后报请国务院正式颁发实行。

附:关于加强企业编制定员工作的几项规定(草案)
一、为了加强企业的编制定员工作,以利促使企业合理地节约地使用劳动力,实现高速度地发展生产和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特制定本规定。
二、国营和公私合营的企业及其所属事业单位,都应该建立健全的编制定员制度,制定和实行先进的编制定员标准,合理地节约地配备人员。
三、企业的编制定员工作,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由中央和地方的企业主管部门分别管理,劳动部门综合管理。企业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制定编制定员示范标准;审批所属企业的编制定员标准;检查督促编制定员标准的贯彻执行;组织交流编制定员工作的经验。劳动部门的主要职责是:拟订和审查编制定员的规章制度;审查平衡编制定员示范标准;监督编制定员工作的进行和组织交流这项工作的经验。
四、各企业主管部门应该参考同类企业的编制定员标准中的先进部分,来制定本部门各类企业的编制定员示范标准。中央主管部制定的示范标准;经劳动部审查平衡后颁发执行(由地方主管的同类企业也应该参照执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企业主管部门制定的示范标准,经同级劳动部门审查平衡、人民委员会批准后颁发执行,同时抄送中央主管部和劳动部备案。
五、各企业单位应该根据主管部门颁发的示范标准和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单位的编制定员标准和实现标准的有效措施。报送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主管部门的示范标准未颁发前,企业应该自行积极改进编制定员)。企业单位报送主管上级审批的编制定员标准,应该同时抄送当地劳动部门,当地劳动部门如有意见应该尽速通知企业的主管上级,企业的主管上级在审批编制定员标准的时候,应该充分地考虑当地劳动部门的意见。
六、企业单位在进行编制定员工作的时候,必须坚持政治挂帅,充分地发动群众和依靠群众,并且要估计到在一定时期内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改善劳动组织、提高工人技术水平等可能节约劳动力的各种因素,力求制定和实行先进的编制定员标准。如果本单位有条件制定和实行比示范标准更为先进的编制定员标准,就应该制定和实行更先进的标准。先进的编制定员标准应该是:在条件大体相同的同类企业中,其组织机构更加切合生产的需要,定员人数相对地少;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在外)和服务人员占全员的比例小;工作效率和劳动定额高。
七、企业主管部门颁发的编制定员示范标准,应该至少每年审查改订一次。企业的编制定员标准应该随着企业的管理水平、机械化程度和工人的技术水平的提高,不断地改进。
八、新建、扩建的项目,在未经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批准以前,一律不得建立生产准备机构和配备生产准备人员;已经批准的,必须根据设计的或经过批准的定员标准和计划投入生产的时间,精打细算、分期分批地配备必要的人员,不得过早地配备人员,更不得超过设计的或批准的定员标准用人。
九、企业单位在根据编制定员标准配备人员的时候,不得超过劳动计划的职工总数指标。
十、各企业单位应该于每季度末,向主管上级和当地劳动部门报告编制定员标准的执行情况。
十一、中央主管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委员会可以根据本规定制定加强企业编制定员工作的实施办法颁发执行,同时抄送劳动部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