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的若干意见

时间:2024-06-30 14:42:51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850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的若干意见

水利部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的若干意见


颁布日期:1995.04.21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的若干意见
(1995年4月21日水利部水建[1995]129号通知发布)
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是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项目建设与经营体制
,提高投资效益,实现我国建设管理模式与国际接轨,在项目建设与经营全过程中
运用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管理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改革措施。为了在水利工程
建设中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现提出以下若干意见:
一、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把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作为水利建设与改革的大
事来抓,领导要亲自抓,抓出成效。同时要采取组织措施,建立或明确一个管理机
构(如建设管理部门)具体负责这项工作。要组织职工全面系统地学习和研究有关
项目法人责任制的理论及有关政策法规。
二、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的范围
根据水利行业特点和建设项目不同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市场需求等情况,
将建设项目划分为生产经营性、有偿服务性和社会公益性三类项目。今后新开工的
生产经营性项目原则上都要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其它类型的项目应积极创造条件
,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
三、项目法人及组成
投资各方在酝酿建设项目的同时,即可组建并确立项目法人,做到先有法人,
后有项目。
国有单一投资主体投资建设的项目,应设立国有独资公司;两个及两个以上投
资主体合资建设的项目,要组建规范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具体办法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国家体改委颁发的《有限责任公司规范意见》、《股
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和国家计委颁发的《关于建设项目实行业主责任制的暂行规
定》等有关规定执行,以明晰产权,分清责任,行使权力。
独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其它项目建设组织即为项目法人。
四、项目法人的主要管理职责
项目法人对项目的立项、筹资、建设和生产经营、还本付息以及资产的保值增
值的全过程负责,并承担投资风险。
1.负责筹集建设资金,落实所需外部配套条件,做好各项前期工作。
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审查或审定工程设计、概算、集资计划和用款计划。
3.负责组织工程设计、监理、设备采购和施工的招标工作,审定招标方案。要
对投标单位的资质进行全面审查,综合评选,择优选择中标单位。
4.审定项目年度投资和建设计划;审定项目财务预算、决算;按合同规定审定
归还贷款和其它债务的数额,审定利润分配方案。
5.按国家有关规定,审定项目(法人)机构编制、劳动用工及职工工资福利方
案等,自主决定人事聘任。
6.建立建设情况报告制度,定期向水利建设主管部门报送项目建设情况。
7.项目投产前,要组织运行管理班子,培训管理人员,做好各项生产准备工作

8.项目按批准的设计文件内容建成后,要及时组织验收和办理竣工决算。
五、项目法人与各方的关系
项目法人与各方的关系是一种新型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运行的关系。
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后,在项目管理上要形成以项目法人为主体,项目法人向国家
和各投资方负责,咨询、设计、监理、施工、物资供应等单位通过招标投标和履行
经济合同为项目法人提供建设服务的建设管理新模式。
政府部门要依法对项目进行监督、协调和管理,并为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创造
良好的外部环境,帮助项目法人协调解决征地拆迁、移民安置和社会治安等问题。
六、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的项目,其投资应在主体工程开工前(筹资阶段)落
实,并签订投资(合资)协议。协议中除明确(各投资方的)总投资额外,还要明
确分年度投资数。工程开工后,各投资方要严格按协议拨付建设资金,以保证工程
的顺利建设。
七、与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有关的部门和单位要充分认识推行这一改革措施的
重要意义。要把国家或主管部门赋予项目法人的职责和自主权不折不扣地交给他们
。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要求,加快投资体制改革和各项配套改
革。
八、项目法人责任制是在改革中诞生的一个新事物,同时也是一项艰巨复杂的
系统工程,在推行过程中,既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试点,又要注意积累经
验,不断完善,逐步推开。



文号:[水利部水建[1995]129号]


甘肃省部门统计管理规定

甘肃省人民政府


甘肃省部门统计管理规定

甘肃省人民政府令第48号


  《甘肃省部门统计管理规定》已经2008年8月6日省人民政府第10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




省长   徐守盛
二○○八年八月十四日



甘肃省部门统计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强部门统计管理工作,规范部门统计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组织实施的统计调查活动。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部门统计是指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搜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用于政府管理的各类统计调查活动。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统一管理、指导、协调部门统计工作。

  有关部门实施的统计调查,应当经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备案后方可依法组织实施。统计调查对象属于本部门管辖系统内的,由本部门领导人审批,报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备案;统计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批准。

  第五条 部门统计应当依法进行统计调查,科学采集统计数据,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部门统计应当建立统计资料档案制度。统计资料档案的保管、调用和移交,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

  部门统计应当建立数据管理制度,规范部门统计数据的采集、使用、交换与发布。

  第六条 统计调查项目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资料使用范围。

  调查项目中的报表表式和文字说明应当规范。调查项目中的统计标准和分类应当与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规定使用的标准和分类相一致。

  第七条 调查者应当依法使用调查资料,对属于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统计资料应当履行保密义务。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对部门统计调查实行有效期管理制度。批准的年度调查及调查周期小于一年的定期调查的有效期为两年;普查、一次性调查、调查周期大于一年的定期调查,其有效期到该次调查的资料上报结束时止。备案的定期调查的有效期为三年;一次性调查的有效期到该次调查的资料上报结束时止。有效期皆以复函的日期为起点计算。

  超过有效期的调查项目自动废止;如需要继续执行的,应当重新办理审批或备案手续。在有效期内发生变化的调查项目,应当重新办理审批或备案手续。

  第九条 部门统计结果中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数据,应当经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核实;如需发布由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与提供数据的部门共同发布。

  第十条 有关部门在本系统内调查取得的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等重要统计数据需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应当与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及相关部门核实后上报。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对部门重要统计数据的核实工作,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最长不得超过7个工作日。重要统计数据目录,由省发展和改革部门会同省统计机构根据本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另行编制,定期公布。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对部门统计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考核、通报。

  第十三条 部门统计中有违反本规定行为的,依照《统计法》、《甘肃省统计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十四条 本规定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



关于发布一次性餐饮具等六项环境产品技术要求的通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

环发[2001]87号




关于发布一次性餐饮具等六项环境产品技术要求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

  为促进开发和使用有益于环境保护的产品,规范有关产品的认证工作,现批准《一次性餐饮具》等六项技术要求为环境产品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编号和名称如下:

  一、HBC 1-2001 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技术要求 一次性餐饮具

  二、HBC 2-2001 环境保护产品认定技术要求 环境空气采样器

  三、HBC 3-2001 环境保护产品认定技术要求 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

  四、HBC 4-2001 环境保护产品认定技术要求 标定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用的孔口流量计

  五、HBC 5-2001 环境保护产品认定技术要求 24小时恒温自动连续环境空气采样器

  六、HBC 6-2001 环境保护产品认定技术要求 化学需氧量(CODcr)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

  以上技术要求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二○○一年六月四日